大叶黄杨球如何有效应对春天的“倒春寒”呢
前一天30度,今天气温个位数,3月和4月,暖空气和冷空气交替,气温波动大,容易发生倒春寒,那么大叶黄杨球应如何应对倒春寒呢?
1、大叶黄杨新芽冻害主要发生在早春,因为其新芽抗寒能力较弱。
2、大叶黄杨球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。成熟的枝条抗寒性最强,其次是皮层,木质部和髓部的抗寒性最差。在生长期则相反,形成层在生长季节因其未木质化导致耐寒力最差。多年生枝条冻害为局部冻伤。如果用刀切开,你会发现韧皮部变褐;当树枝被冻伤变成褐色后,上面的树枝就会逐渐干枯而亡。韧皮部分裂,变黄,但形成层未受冻则可以恢复。特别是成熟不足的先端枝对寒冷敏感,常先发生冻伤,轻者髓部变色,重者枝条脱水收缩甚至冻死。
3、大叶黄杨球茎叶易受冻,蜡质层厚的叶片抗冻性较强,水分含量高的叶片柔软易冻。整个冠层的外叶比内叶更容易受冻,风口叶比背风叶更容易受冻。
应对措施如下:
一、浇水。“倒春寒”后,抢冷尾暖头,采用漫灌灌水的方法,并利用水来减轻低温的危害。
二、修剪。及时修剪可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,修剪伤口涂抹愈合灵进行处理。
三、施肥。由于大叶黄杨球受冻后吸收能力较弱,此时应减少化肥的使用,这有利于黄杨根系的生长,为黄杨的生长提供所需养分。
四、防病。大叶黄杨球受冻后,抗病菌能力下降,容易感染病菌,低温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枯萎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等,可以使用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和控制,如果病害严重,可5天到7天喷一次,连续喷3次到4次。
春季常发生倒春寒等异常天气,对正在发芽生长的大叶黄杨球有很大影响,常导致新芽、新叶冻伤死亡,严重影响大叶黄杨的正常生长。因此,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,并采取上述措施加强维护和管理,以确保幼苗能在春季的这一关键时期存活。
上一条: 大叶黄杨苗出圃包装大家需要知道的一些方法
下一条: 大叶黄杨蚧壳虫病应如何有效的防治